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2000年提出生态功能保护区的概念以来,历时17年不断探索和发展完善,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相关配套政策,成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重要依据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的主要组成,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海南岛中部山区在2001年成为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较早实施生态功能保护的重点管控区域之一.本文以海南岛中部山区热带雨林重点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利用多源卫星遥感数据和地面观测统计数据,集成地统计学和生态评估模型模拟方法,以生态系统格局、植被长势、服务功能为主要评估内容,通过时空尺度拓展和多维时空对比分析,探讨了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和保护成效.结果发现:①2013年功能区森林面积占比为84.5%,显著高于海南岛平均水平.1990-2013年功能区内建设用地逐渐增加.2010年功能区实施后,人类活动强度仍然呈现持续增加态势,面积比例从0.5%增加到0.8%,主要表现为城镇建设和耕地开垦.②功能区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明显优于功能区外部,1990-2013年水源涵养服务功能总体上略有增加,但是不同时间段的波动变化明显,特别是1990-2000年和2000-2013年两个时间段内均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特征.功能区单位面积的水源涵养量为51.78万m2/km2,明显高于功能区外部.③功能区土壤保持服务功能明显要优于功能区外部,1990-2013年表现出剧烈波动、稳定性较差.功能区单位面积的土壤保持量为1.95万t/km2,明显高于功能区外部.④功能区人类扰动指数明显小于功能区外部,生物多样性威胁程度明显偏小,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功能区平均人类扰动指数为0.3664,比功能区外部低0.1152.1990-2013年功能区外部人类扰动指数变化幅度为0.0152,约为功能区内部变化幅度的5.31倍.特别是2010-2013年,功能区内部人类扰动指数增加幅度要明显小于功能区外部.
推荐文章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动态分析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物量
生态环境质量
生态服务功能
水源涵养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转移支付
水源涵养
生态系统服务
国家重点功能区转移支付对生态系统格局变化的县域对比分析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系统格局
生态质量
财政转移支付
县域生态保护绩效考核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201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评估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转移支付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变化
监测评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状况变化与保护成效评估——以海南岛中部山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例
来源期刊 地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保护成效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9-441
页数 1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21/dlxb20180300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俊 14 195 8.0 13.0
2 李静 24 266 12.0 15.0
3 侯鹏 18 286 9.0 16.0
4 曹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3 296 10.0 16.0
5 蔡明勇 14 122 5.0 11.0
6 杨旻 10 143 5.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79)
共引文献  (1692)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244)
二级引证文献  (20)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03(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4(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05(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6(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4)
2007(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1)
200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1)
201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2(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2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4(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7)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23)
  • 引证文献(14)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功能区
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
保护成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学报
月刊
0375-5444
11-1856/P
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2-109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0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2715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