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目标性监测和病原菌检验技术,对某医院行第二胎剖宫产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及其病原菌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行剖宫产的产妇4132例,行第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初次剖宫产产妇;第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属.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35岁、体质指数≥25 kg/m2、与第一胎间隔时间<5年、胎膜早破、急诊手术、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生殖道感染、阴道及肛检次数≥3次等因素,构成行第二胎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疤痕子宫产妇的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初次剖宫产的产妇,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推荐文章
普通外科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学分析
术后切口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耐药性
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分析
Ⅰ类手术切口
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剖宫产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分析
剖宫产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病原菌
分布
新生儿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新生儿
院内感染
病原菌分布
危险因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疤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消毒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疤痕子宫 剖宫产 切口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3-66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378|R181.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726/j.issn.1001-7658.2018.09.008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5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63)
二级引证文献  (6)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疤痕子宫
剖宫产
切口感染
病原菌
危险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消毒学杂志
月刊
1001-7658
11-2672/R
大16开
北京丰台东大街20号
82-328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838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172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