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优选龙脑樟枝叶平衡脱水的最佳干燥工艺,为龙脑樟新鲜枝叶的现代干燥工艺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分别观察龙脑樟枝叶的外观性状、粉末显微结构,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以挥发油中右旋龙脑、樟脑及异龙脑含量为指标,综合评价不同干燥温度、干燥湿度和干燥时间对龙脑樟枝叶品质的影响,探索龙脑樟枝叶干燥的最佳温度、最佳湿度和最佳时间,从而控制龙脑樟枝叶的质量,以优选最佳干燥工艺.结果 在恒温、恒湿干燥条件下,随温度升高、干燥时间缩短,龙脑樟枝叶色泽明显变差,叶表面皱缩度变大,枝叶气味均变淡,油细胞密度变小,挥发油提取率和右旋龙脑含量均显著降低,异龙脑含量增加,其干燥品质变差.龙脑樟叶的最佳干燥工艺为温度40 ℃,湿度50%,时间5h;龙脑樟枝的最佳干燥工艺为温度40 ℃,湿度30%,时间20 h.结论 平衡脱水干燥技术可作为龙脑樟药材现代产地加工的一种快速干燥方法.
推荐文章
龙脑樟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龙脑樟
扦插
插穗规格
消毒剂
龙脑樟提取天然冰片的清洁生产工艺
龙脑樟
天然冰片
清洁生产
龙脑樟研究利用及其发展前景
龙脑樟
天然冰片
良种繁育
提取加工
开发利用
龙脑樟矮林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效果研究初报
龙脑樟
赤霉素
吲哚乙酸
应用效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龙脑樟枝叶平衡脱水干燥工艺优选
来源期刊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龙脑樟 平衡脱水 干燥工艺 品质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
页数 8页 分类号 R28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1/j.issn1003-8450.2018.04.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樊秦 42 166 9.0 11.0
2 王引权 51 322 10.0 16.0
3 荔淑楠 15 36 4.0 6.0
4 马丽丽 2 0 0.0 0.0
5 傅金魁 2 0 0.0 0.0
6 徐名刷 3 0 0.0 0.0
7 李建文 2 0 0.0 0.0
8 张卫平 3 0 0.0 0.0
9 冯超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
共引文献  (227)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9(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龙脑樟
平衡脱水
干燥工艺
品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8450
62-1214R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54-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