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对发生在2015年7月18日的一次致灾强降雹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环流背景、热力、动力、稳定度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探讨此次致灾强降雹的成因及发展.通过分析可知:500hPa处在低槽中,槽后有冷平流的输送,地面冷空气移动促使前方暖湿空气抬升,可造成冰雹天气;地面中尺度低压内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此次降雹提供了很好的动力辐合抬升条件,并呈现明显的"人"字形特征;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合适的-20℃和0℃层高度、大的不稳定能量均为此次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成雹和降雹条件;小尺度对流单体的迅速生消、合并增长,发展成弓形回波,最终导致此次强降雹;强的回波中心、回波悬垂结构、径向速度的中尺度辐合流场、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和回波顶高均有利于产生冰雹.
推荐文章
贵州一次强冰雹过程降雹单体的特征分析
强冰雹过程
强降水超级单体
降雹特征
冰雹预警
一次降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
多普勒雷达
物理量场
冰雹
黑龙江省一次降雹过程的多尺度分析
冰雹
多尺度分析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
一次降雹过程的物理量特征分析
冰雹
比湿
假相当位温
物理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次致灾强降雹过程的形成机制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低槽型 中低压 辐合线 -20℃和0℃层高度 不稳定条件 雷达产品特征
年,卷(期) 2018,(22) 所属期刊栏目 地球与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6-160
页数 5页 分类号 P458.121.2
字数 363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3-5168.2018.22.06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效文娟 9 37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7)
共引文献  (66)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低槽型
中低压
辐合线
-20℃和0℃层高度
不稳定条件
雷达产品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科技
旬刊
1003-5168
41-1081/T
16开
河南省郑州市
36-175
197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576
总下载数(次)
98
总被引数(次)
4410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