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隋唐时期墓室壁画中大量出现的“襕袍”形象,即袍衫下摆设一条襕道,是汉唐之间人们服饰风格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唐及以后的文献中有很多关于襕袍形制、襕袍穿着规范以及人物穿襕袍(衫)的记录,襕袍在宋明以后的文献记载中也表现出与隋唐时期襕袍不同的形制,然而史料中关于襕袍起源的记载仍不太明晰,大致分为三种观点,即宇文护说、马周说和胡服说.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会发现宇文护说似乎更接近史实;考察襕袍的礼制含义,将襕袍和深衣、上衣下裳类传统服饰形制的关联与西魏北周时期政治背景相联系,也会发现宇文护说比较令人信服.正是襕袍的这种与礼制相关的人为解释,让其在宋明以后的制度和观念中代替了深衣成为华夏衣冠的一部分.
推荐文章
唐代"襕袍"的起源研究
北周
唐代
襕袍
起源
胡服
晚清满族女子便服“隐襕”研究
晚清
便服
满族
隐襕
纹样
鸟类起源有关问题的探讨——鸟类起源问题尚未解决
鸟类起源
中华龙鸟
兽脚恐龙
带毛构造
蒙古族布里亚特未婚女袍元素在婚纱设计中的应用
布里亚特
未婚女袍
婚纱设计
少数民族服饰
文化内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对襕袍起源的探讨
来源期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学科
关键词 襕袍 宇文护 马周 深衣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古代史与文物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49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宋魏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系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9)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2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襕袍
宇文护
马周
深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月刊
2095-1639
10-1005/K
16开
北京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4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