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实现赤眼蜂滞育技术在工厂化生产中的应用,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诱导始期(卵期,幼虫前期、中期、后期,预蛹初期)、温度(8、10、12和14℃)及诱导历期(10、20、30和40 d)对松毛虫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滞育诱导的作用,并对其解除滞育的条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松毛虫赤眼蜂从卵期到预蛹初期均可被诱导滞育,以幼虫中期诱导效果最佳.12℃为诱导松毛虫赤眼蜂滞育的最适温度,12℃下诱导滞育20 d,松毛虫赤眼蜂即可进入稳定的滞育状态,滞育率达97.4%.赤眼蜂滞育后,需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后才能完成滞育发育.滞育松毛虫赤眼蜂在3℃条件下储藏70 d,解除滞育率达95.9%,3℃条件下经历各储存时间的滞育解除率均高于0℃.
推荐文章
松毛虫赤眼蜂滞育及解除滞育阶段主要物质含量变化
松毛虫赤眼蜂
滞育
解除滞育
生理生化
光照对柑橘凤蝶滞育蛹发育历期的影响
柑橘凤蝶
滞育蛹
发育历期
光周期
光脉冲
昆虫滞育诱导的因素
昆虫滞育
诱导因素
低温发育下冷藏时间和虫期对松毛虫赤眼蜂羽化的影响
松毛虫赤眼蜂
冷藏时间
羽化率
出蜂卵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诱导始期、温度和历期对松毛虫赤眼蜂滞育诱导及解除滞育的影响
来源期刊 植物保护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松毛虫赤眼蜂 滞育 恒温 诱导历期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8-13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802/j.cnki.zwbhxb.2018.20171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雪 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吉林省生物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6 51 3.0 5.0
2 任炳忠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121 950 17.0 24.0
3 阮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吉林省生物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55 501 13.0 19.0
4 臧连生 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吉林省生物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37 295 10.0 15.0
5 张俊杰 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吉林省生物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25 238 10.0 14.0
6 杜文梅 吉林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所吉林省生物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17 83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5)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199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5(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4(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松毛虫赤眼蜂
滞育
恒温
诱导历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植物保护学报
双月刊
0577-7518
11-1983/S
16开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82-620
196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4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3314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