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文基于广义传输线理论和电子回旋脉塞理论,考察模式谱、深入研究注-波耦合系数和不同模式的起振电流,选择TE32,12模式为170 GHz兆瓦级回旋振荡管的工作模式.通过合理调整电子注工作参数有效抑制高次模谐振腔中的暂态模式,优化谐振腔的光滑缓变段来抑制寄生振荡模式.当电子注的横、纵速度比为1.3,引导中心半径为9.4 mm,电压为80 kV,电流为45 A,互作用磁场约为6.715 T时,该只优化设计的回旋振荡管在170.18 GHz频点输出功率超过1.8 MW,效率约为50%.此外,建立切合实际的电子注速度零散模型,讨论了速度零散对该只管子的性能影响.
推荐文章
170 GHz兆瓦级同轴回旋振荡管的分析计算
同轴谐振腔
注-波互作用
自洽
效率
170GHz兆瓦级回旋管横向磁场扫描线圈组设计
热核聚变
等离子体加热
回旋管
横向磁场扫描线圈
用于170 GHz兆瓦级回旋管的倒置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
170 GHz
兆瓦级
回旋管
倒置磁控注入电子枪
Opera-3D
兆瓦级风电齿轮箱设计
齿轮箱
风力发电
动力传送
行星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70 GHz兆瓦级回旋振荡管设计研究
来源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效率 回旋振荡管 模式竞争 起振电流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物理电子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7-8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N129
字数 33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48.2018.06.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宏福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84 1010 16.0 26.0
2 蒙林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70 349 10.0 13.0
3 刘迎辉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33 154 9.0 10.0
4 张双狮 21 41 3.0 6.0
5 雷朝军 9 37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效率
回旋振荡管
模式竞争
起振电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1-0548
51-1207/T
大16开
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62-3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8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6111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