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建立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内生菌代谢物中甘草酸铵、甘草苷及甘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Phecda C18色谱柱(4.6 mm×250.0 mm,5μm),柱温35℃,以乙腈-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0 nm,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 甘草酸铵、甘草苷及甘草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3 0~0.325 5μg(r=1.000 0),0.002 8~0.070 3μg(r=0.999 5),0.002 2~0.055 2μg(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39%(RSD=1.24%),97.44%(RSD=1.75%),95.83%(RSD=1.79%).结论 甘草内生菌代谢物中含有与宿主甘草相同的甘草酸铵、甘草苷及甘草素,本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用于甘草内生菌代谢物中甘草酸铵、甘草苷及甘草素的含量测定.
推荐文章
国内甘草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甘草酸
含量测定
方法
综述
HPLC法测定血府逐瘀软胶囊中芍药苷与甘草酸的含量
血府逐瘀软胶囊
芍药苷
甘草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测定强力宁注射液中甘草酸单铵的含量
强力宁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草酸单铵
香草醛-硫酸测定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含量
甘草浸膏
甘草酸
香草醛-硫酸
含量测定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内生菌代谢物中甘草酸铵、甘草苷及甘草素的含量
来源期刊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甘草内生菌代谢物 甘草酸铵 甘草苷 甘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与方法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5
页数 6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841/j.issn1003-8450.2018.04.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志军 77 308 10.0 14.0
2 邓毅 59 433 11.0 19.0
3 曼琼 26 94 6.0 9.0
4 杨秀娟 52 144 7.0 10.0
5 杨延泽 15 55 4.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0)
共引文献  (81)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甘草内生菌代谢物
甘草酸铵
甘草苷
甘草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3-8450
62-1214R
大16开
兰州市定西东路35号
54-70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48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06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