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新余市腹泻症候群细菌性病原谱的构成及流行特征,为腹泻病临床诊断、治疗用药及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腹泻病症候群检测技术方案》,采集监测哨点医院门诊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147份腹泻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阳性菌株24份,阳性率16.33%.其中非伤寒沙门菌12份(50.00%),致泻大肠埃希菌8份(33.33%),嗜水气单胞菌3份(12.50%),霍乱弧菌1份(4.17%).阳性率最高为6月(38.46%),其次为8月(30.77%),5-9月阳性数占83.33%.男性阳性率11.69%,女性阳性率2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各年龄组阳性率以20~29岁组最高,≤19岁龄组最低,不同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不同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阳性率最高(40.00%),学生最低(5.26%),不同职业人群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结论 非伤寒沙门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是新余市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
推荐文章
合肥市发热伴呼吸道症候群病原学检测结果分析
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腺病毒
2004—2016年郑州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
痢疾,杆菌性
流行病学研究
病原
统计学分布
血清型
郑州
新余市近60年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气温变化
线性趋势
小波分析
突变检验
新余市1959-2005年降水多时间尺度特征
气候变化
多时间尺度
降水
Modet小波变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3-2015年新余市腹泻症候群细菌性病原谱及流行特征
来源期刊 江苏预防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腹泻症候群 细菌 病原谱 流行特征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疾病防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9-41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117
字数 18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668/j.issn.1006-9070.2018.04.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志勇 9 6 2.0 2.0
2 廖秀海 17 7 2.0 2.0
3 胡传琛 3 3 1.0 1.0
4 廖桃花 2 2 1.0 1.0
5 敖冬生 4 3 1.0 1.0
6 李剑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5)
共引文献  (62)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3(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腹泻症候群
细菌
病原谱
流行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江苏预防医学
双月刊
1006-9070
32-1446/R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172号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95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93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