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血管炎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小儿,其最大的危害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冠状动脉瘤等,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在川崎病急性期,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联合阿司匹林为标准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川崎病,但仍有10% ~ 20%的患者对初次IVIG治疗产生抵抗,这部分患者发生冠状动脉损害的风险增加.对IVIG无反应性KD需要额外治疗,一些新的治疗方案不断出现,如再次应用IVIG、糖皮质激素、IL-1受体拮抗剂等.在川崎病恢复期,以抗凝、预防血栓治疗为主,对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严重者,可酌情予以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该文针对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推荐文章
川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发病机制
综述
川崎病研究进展
川崎病
流行病学
病因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进展
川崎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
发病机制
综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川崎病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际儿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川崎病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冠状动脉损害 治疗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4-588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61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8.08.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雪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血管科 14 80 6.0 8.0
2 张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心血管科 6 19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4)
共引文献  (18)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9)
19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5(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6(14)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7(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8)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川崎病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无反应
冠状动脉损害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儿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408
21-1529/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8-7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62
总下载数(次)
55
总被引数(次)
16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