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摘要:
各种产量差的分析可以揭示产量的提升空间及研究区域内各种限制因子对产量提高的限制作用.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 各气候要素对冬小麦产量差的影响, 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并划分为5个类型区(Ⅰ,豫北种植区; Ⅱ, 豫东种植区; Ⅲ, 浅山丘陵盆地种植区; Ⅳ, 淮北平原、南阳盆地种植区; Ⅴ, 豫南稻茬麦区)利用14个气象站点的资料, 运用AEZ模型计算得到1961—2013年该省的冬小麦生产潜力, 再根据产量差法计算得到 YG1-2(光合生产潜力与光温生产潜力的差距)、YG2-3(光温生产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的差距)以及YG2-a(光温生产潜力与大田平均产量的差距)3个水平的产量差.研究结果表明, 1961—2013年河南省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下降, 光温生产潜力提高, 气候生产潜力基本不变.对大田平均产量的分析表明, 14个站点平均产量存在较大差异, 冬小麦产量总体逐渐增长.从时间变化上看, 河南省冬小麦 YG1-2总体呈现出递减趋势;YG2-3差距呈现出"Ⅴ型", 谷值在1981—1990年; Ⅰ、Ⅱ、Ⅴ区 YG2-a呈现递减趋势, 而Ⅲ和Ⅳ区则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从空间变化上看, 河南省冬小麦 YG1-2和 YG2-3自北向南递减, 而 YG2-a自东向西递增.各区域冬小麦增产潜力的排序为: Ⅲ区>Ⅴ区>Ⅳ区>Ⅱ区>Ⅰ区.农学因素是限制当地冬小麦产量差缩小的主要因素, 通过改善农学因素, 如: 改良更新冬小麦品种、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合理布局优质小麦区域等, 可缩小该区域冬小麦产量差距.
推荐文章
基于CASA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估产研究
CASA模型
冬小麦
河南省
估产
NPP
增温对河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分析
冬小麦
气温
单产
气候变化
回归方程
河南省
基于SPI的河南省冬小麦生育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冬小麦
近13 a河南省高产冬小麦产量构成及亲本利用演变分析
区试数据
高产小麦
产量
产量构成
亲本利用
演变规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AEZ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差时空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学科
关键词 冬小麦 AEZ模型 光合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产量差 增产潜力 农学因素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作物栽培与生理生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47-558
页数 12页 分类号 S51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0/j.cnki.cjea.1708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东丽 31 286 10.0 16.0
2 李琪 4 21 3.0 4.0
4 王连喜 11 91 6.0 9.0
8 胡正华 2 12 1.0 2.0
11 卢媛媛 1 11 1.0 1.0
12 张阳 1 11 1.0 1.0
13 王田 1 1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27)
共引文献  (492)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89)
二级引证文献  (5)
192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3(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5(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6)
2006(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0)
2008(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10(5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8)
201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5)
2012(31)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3(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4(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5(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冬小麦
AEZ模型
光合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产量差
增产潜力
农学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月刊
2096-6237
13-1432/S
大16开
1993-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2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990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