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垂体囊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提高垂体囊性病变的MRI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垂体囊性病变患者的MRI检查资料,其中囊性垂体瘤16例,垂体脓肿6例,Rathke's囊肿9例.所有病例全部行MRI平扫,22例行GD-DTPA增强检查.结果 16例囊性垂体瘤,其中垂体大腺瘤12例,微腺瘤4例.12例大腺瘤表现为在实性瘤体中出现囊变,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囊壁为等信号,厚薄不等,增强后明显强化,其中3例合并出血,T1WI呈高信号,并见液平.4例囊性微腺瘤,TIWI呈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边缘轻度强化,其中1例术前误诊为Rathke's囊肿,1例漏诊.6例垂体脓肿,T1WI呈低或等低信号,T2WI呈等、高信号或不均匀信号,多数边界不清楚,大部分病灶为环状强化或分隔状强化,部分为不均匀强化,邻近颅底脑膜、海绵窦区可见强化.2例T2 WI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影,术前误诊为垂体瘤并瘤卒中.9例Rathke's囊肿,5例表现为稍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增强后边缘轻微强化,4例T1WI、T2WI均呈高信号影,其中2例误诊为颅咽管瘤.囊性垂体瘤、垂体脓肿、Rathke's囊肿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5%、66.7%、77.8%.结论 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很好地显示鞍区内垂体囊性病变部位、形态及信号特点,并能较大程度地做出定性诊断,对手术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