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丙泊酚三种给药方式在输尿管支架拔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输尿管支架拔除术患者210例男性,年龄18~50岁,BMI20~30 kg/m2之间,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三组患者均静脉推注舒芬太尼0.1μg/kg,A组2 min后匀速推注丙泊酚至患者入睡且睫毛反射消失后即刻开始手术;B组在给予舒芬太尼同时给予丙泊酚1 mg/kg,2 min后追加丙泊酚至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行手术.C组同时用TCI泵注丙泊酚维持在Cpt 1.5μg/mL后开始进行手术;若手术开始时或后续操作中有明显体动反应则追加丙泊酚0.5 mg/kg.记录三组患者诱导前(T0)、手术开始前(T1)、输尿管镜入镜后(T2)和术毕(T3)时的HR、MAP,观察术中体动等反应,术毕清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结果 T1与T0时刻相比A组的MAP、HR波动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MAP、HR波动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动发生率A组23例、B组12例、C组11例,三组间体动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间无差异(P>0.05).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25例、B组13例、C组10例.三组间呼吸抑制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B、C组间无差异(P>0.05).术毕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分次给药的用药方式在血压的影响、减少体动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方面明显优于单次用药.分次给药的用药方式与TCI用药方式相似,但相比TCI方式用药量更少、苏醒时间更短.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丙泊酚不同给药方式在输尿管支架拔除术中效果的比较
来源期刊 新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输尿管支架拔除术 用药方式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0-52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979.9
字数 251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桂萍 125 428 9.0 14.0
2 唐冬梅 15 83 6.0 8.0
3 阿力木江 15 20 3.0 3.0
4 潘阳阳 7 11 1.0 3.0
5 乔南南 7 11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98)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丙泊酚
舒芬太尼
输尿管支架拔除术
用药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新疆医学
月刊
1001-5183
65-1070/R
大16开
乌鲁木齐市龙泉街191号
58-82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614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1760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