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新场须家河组气藏为典型的特低孔低渗裂缝性气藏,裂缝的发育情况对气藏的勘探开发有重要作用.从新场地区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着手,利用3 Dmove构造建模软件对须二段储层裂缝分布规律进行预测.研究表明:不同构造时期各层的裂缝普遍发育,Tx23砂组现今时期应变量最大,裂缝主要发育在背斜的两翼.裂缝走向主要有近EW、NE和NW向3个方向,裂缝分布主要受地层形变和断裂发育的影响.
推荐文章
川西新场构造须家河组二段气藏特征
新场气田
晚三叠世
气藏
储集层
裂缝(地质)
构造
气藏形成
川西坳陷邛西构造须二段裂缝特征及期次探讨
川西坳陷
晚三叠世
气藏
构造
裂缝(地质)
特征
期次
邛西构造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预测技术研究
四川盆地
西
晚三叠世
气藏
地震勘探
储集层
邛西构造须二段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裂缝的分布特征
邛西构造
晚三叠世
特低渗透砂岩
储集层
微观
裂缝(地质)
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Dmove莫拟构造裂缝预测技术在川西新场构造须二段中的应用
来源期刊 矿产勘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构造特征 裂缝预测 3Dmove 须二段 新场构造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勘查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76-1280
页数 5页 分类号 P542|TE122.23
字数 30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7801.2018.06.03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袁红旗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0 55 5.0 7.0
2 熊天鹤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1)
共引文献  (33)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造特征
裂缝预测
3Dmove
须二段
新场构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矿产勘查
月刊
1674-7801
11-5875/TD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安外北苑五号院4区
2-656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3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66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