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硅酞菁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衍生物SiPc1,其结构经UV、1H-NMR和MS等确证.以DMSO为溶剂,对SiPc1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检测,SiPc1的Q-带最大吸收峰为682 nm;以ZnPc(ΦF=0.20,Φ△=0.67)为参照,得出SiPc1的荧光量子产率(ΦF)为0.25,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为0.78,均大于ZnPc.采用凝胶电泳法研究了SiPc1对DNA的光切割活性,结果表明,SiPc1对pBR322 DNA有良好的光切割活性.
推荐文章
酞菁钯及其对称取代四硝基衍生物的合成
酞菁
硝基
合成
红外光谱
新型锌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
锌酞菁
荧光量子产率
单线态氧量子产率
光热转换效率
合成
平面双核金属酞菁衍生物的催化氧化性能
金属酞菁
双核
催化氧化
巯基乙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硅酞菁衍生物的合成、光学性质及对DNA的光切割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化学研究与应用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硅酞菁 荧光量子产率 单线态氧量子产率 DNA光切割活性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16-16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O626
字数 358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656.2018.10.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学雷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 75 6.0 7.0
2 杨俊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3 1.0 1.0
3 葛燕丽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6 77 4.0 8.0
4 冯菊红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8 37 3.0 5.0
5 姚楚笛 武汉工程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硅酞菁
荧光量子产率
单线态氧量子产率
DNA光切割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月刊
1004-1656
51-1378/O6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望江路29号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内
62-180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995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396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