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根据不同发育时期小鼠触须毛囊形态结构以及毛囊干细胞增殖区定位,初步分析毛囊隆突部干细胞巢的形成与意义.方法 采用干细胞增殖标记物5-溴-2-脱氧尿嘧啶(EdU)体内局部注射法,标记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SPF级健康昆明远交系小鼠触须毛囊,24 h后获取完整触须毛囊,OCT包埋,冰冻切片,HE染色.对EdU标记的切片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毛囊细胞增殖活跃区域,并采用抗干细胞转录因子Sox2抗体对毛囊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 毛囊在发育过程中形态发生变化,成熟毛囊可以明显看出毛囊隆突部位.自出生后第1天至第15天,小鼠毛囊细胞增殖活跃区从最初的真皮乳头渐渐转移至毛囊球部内外根鞘部位,同时沿内外根鞘向上迁移,在毛囊中上部形成毛囊隆突,并且Sox2在隆突部细胞中大量表达.结论 小鼠毛囊隆突部干细胞巢的祖细胞来源于毛囊真皮乳头,毛囊隆突形成后细胞大量表达Sox2,并进入静息状态.
推荐文章
毛囊干细胞定位和体外向表皮分化
毛囊干细胞
定位
分化
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血管形成
胚胎干细胞
胚胎小体
血管新生
血管生成
分化
毛囊隆突细胞
毛囊
隆突
干细胞
EDA及受体EDAR在胚胎小鼠背部毛囊形成期的表达
毛囊
EDA
EDAR
胚胎小鼠
毛囊形成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小鼠毛囊发育中细胞增殖区及干细胞巢的形成演化
来源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毛囊 触须 干细胞研究 细胞增殖 SOXB1转录因子类 荧光抗体技术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0-2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29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0412-4030.2018.03.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树伟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3 50 4.0 7.0
2 王海涛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5 0 0.0 0.0
3 王洪阳 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毛囊
触须
干细胞研究
细胞增殖
SOXB1转录因子类
荧光抗体技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皮肤科杂志
月刊
0412-4030
32-1138/R
大16开
南京市玄武区蒋王庙街12号
28-30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61
总下载数(次)
24
总被引数(次)
5223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