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所有艺术工作者来说,“飞天”形象是中国艺术的标志性符号,为当代艺术创作提供了不断生化的可能.早在20世纪50年代,相继出现了以“飞天”为主题的舞蹈作品,如双人舞《飞天》和《丝路花雨》中的“飞天”群像等,后期又出现了独舞版《飞天》《大梦敦煌》中“飞天”舞段,春晚版《飞天》,奥运会版《丝路》等不同舞蹈作品.同一个形象的“飞天”,可以有众多不同版本的舞蹈艺术创作.在整整70年的历史长河中,一部部经典的《飞天》作品见证了中国舞蹈的蓬勃发展,以及编导们不取苟同、多歧为贵的创作手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美美与共的《飞天》之舞
来源期刊 中国文艺评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飞天 敦煌壁画 舞蹈创作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1-1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TU-8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伟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1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飞天
敦煌壁画
舞蹈创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艺评论
月刊
2096-0395
10-1342/J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2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