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疾病类型、最佳换血时间及换血疗效.方法 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并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病历资料.结果 共98例患儿接受了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其中足月儿76例,早产儿20例,过期产儿2例,平均胎龄(38.7±1.2)周,平均出生体重(3275.1±483.7)g.Rh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16例(16.3%),ABO系统血型不合溶血病39例(39.8%),C3d溶血病3例(3.1%),头颅血肿2例(2.0%),肾上腺血肿2例(2.0%),脓毒症2例(2.0%),不明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34例(34.7%).患儿的平均发病年龄为生后(1.6±1.3)d,换血时年龄为(5.8±4.4)d.经换血治疗后,总胆红素换出率为45.0%.换血后血总胆红素、血小板较换血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5,P<0.05;t=13.75,P<0.05).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P<0.05;t=4.41,P<0.05).44例胆红素脑病患儿与54例未发生胆红素脑病患儿相比较,在胎龄、发病年龄、换血前胆红素及换血后胆红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发病至换血间隔时间及初次就诊医院等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P<0.05;t=6.15,P<0.05).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仍是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最常见的病因,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能有效地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对基层医院,仍需加强推行小时胆红素来进行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