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能源梯级应用的原理,将太阳能光电和燃料电池发电、太阳能光热和燃料电池余热回收利用相结合,构建太阳能耦合燃料电池的热电联供系统.搭建太阳能气象工作站、太阳能光电/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模拟器、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试验平台,验证太阳能耦合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100 W太阳能光伏板平均充电电压值为11.73 V,平均充电功率为18.29W,平均充电效率为14.22%,光伏板平均温度系数为0.076 3,PEMFC电能转化效率为22.06%.在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中,储热水箱最低平均温度为44.24℃,管板集热器总平均热效率为35.43%,黑陶瓷集热器总平均热效率为40.21%.试验结果验证了太阳能耦合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的可行性,对有效解决我国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太阳能光热光电转换与建筑栏杆一体化系统设计
太阳能
建筑栏杆
光热转换
光电转换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太阳能冷热联供系统
太阳能
梯级利用
制冷
供热
太阳能冷热电联供系统的策略评估和优化配置
太阳能
冷热电联供系统
全寿命周期法
策略评估
优化配置
设施农业用槽式太阳能聚光电热联供系统性能分析与试验
太阳能
温度
设施
电热联供
聚光
综合性能效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联供系统的太阳能光热/光电利用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热电联供系统 燃料电池 太阳能光热利用 太阳能光电 试验研究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9-63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TK519
字数 58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05.2018.04.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韩吉田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93 440 11.0 13.0
2 张涛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95 688 14.0 22.0
4 赵红霞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8 105 6.0 9.0
7 段炼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热电联供系统
燃料电池
太阳能光热利用
太阳能光电
试验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