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婴儿痉挛症(infantile spasms,IS)是一种婴儿期年龄特异性癫痫性脑病,具有独特电临床特点及药理学反应.传统抗癫痫药物对IS多无效,目前被广泛用于一线治疗的激素类药物(包括促肾腺皮质激素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氨己烯酸(vigabatrin,VGB)虽取得了一定疗效,但长期预后仍不肯定.IS病因众多,多种病因通过何种机制造成了共同的表型,现尚不清楚.理想的动物模型能促进对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并由此探索更有效的治疗药物,从而改善疾病最终预后.该文就IS的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推荐文章
偏头痛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偏头痛
动物模型
造模机制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局灶性脑缺血
动物模型
建模方法
病理生理
压疮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压疮
动物模型
制作
脑血管痉挛活体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痉挛,颅内
模型,动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婴儿痉挛症的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国际儿科学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婴儿痉挛症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新的药物治疗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5-709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47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408.2018.09.01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4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婴儿痉挛症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新的药物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际儿科学杂志
月刊
1673-4408
21-1529/R
大16开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
8-73
197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262
总下载数(次)
55
总被引数(次)
163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