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壁内血肿(IMH)发生的相关因素、表现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非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支架置入术后发现IMH的患者.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冠状动脉造影表现、处理方法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所有26例患者中男15例(57.7%),高血压病(17例,65.4%)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IMH最常见的危险因素.靶病变以前降支(9例,34.6%)和右冠状动脉(10例,38.5%)最常见.14例(53.8%)患者合并冠状动脉夹层,12例(46.2%)患者无明显冠状动脉夹层,表现为新发的非痉挛、非血栓狭窄病变.IMH累及支架外远端(16例,61.5%)最常见.13例(50.0%)患者直接置入支架,6例(23.1%)患者未予处理,2例(7.7%)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5例(19.2%)患者球囊扩张后行支架置入术.出院后平均随访(2.39±1.68)年,所有患者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有5例患者复查冠状动脉造影,其中2例患者术后3个月IMH完全吸收,1例患者1年后IMH完全吸收,另2例患者1年后冠状动脉造影仍可见IMH征象.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IMH常发生于高血压病患者,易累及支架外远端,表现为非痉挛、非血栓的新发狭窄病变.急性血管闭塞风险低的患者可选择保守治疗,而对IMH范围较广不易吸收、且可逐渐进展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者,则需行支架置入术.
推荐文章
冠心病行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病人的护理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干预血管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有创血压
监测
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内血栓形成原因分析
冠状动脉
支架
血栓形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壁内血肿的相关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壁内血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1-315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43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8812.2018.06.003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5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冠状动脉
壁内血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月刊
1004-8812
11-3155/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大红罗厂街1号
82-662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07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05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