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鲁班窑石窟位于武周川水西岸,东距云冈石窟约700米.据其洞窟形制及造像风格判断,为云冈石窟早、中期作品,是云冈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辽代重修该窟,明代窟顶曾筑有烽火台,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及艺术价值.该石窟的地理环境及岩石特性与云冈石窟相似,其病害调查及保护研究对于云冈石窟的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015年以来,相关专业团队曾两次对该石窟展开实地调研.经调查发现,由于长期暴露于外,且无人看管,石窟处于半坍塌状态,尤以第3窟最为严重,窟顶塌陷,洞窟内存在废土及石块堆积问题.鲁班窑石窟整体病害情况较为严重,主要存在风化、危岩体、窟顶砌体堆积及岩体破碎等问题.基于实地调查及已有的工程实验结果,建议在“最小干预”和“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下,采用裂隙灌浆、预应力锚杆加固、钢梁支顶防护、混凝土浇铸及窟檐搭建等措施治理病害.
推荐文章
关于河南灵泉寺石窟地质病害及整治方法的研究
石窟
环境地质病害
准静态评价
最危险地震作用方向
大同云岗石窟文物渗水病害防治方案探讨
石质文物
渗水病害
防治方法
龙门石窟变形破坏原因及保护对策
龙门石窟
工程地质
保护对策
西北干旱区石窟遗址保护
西北干旱区
石窟遗址
PS-C材料
防风化加固
裂隙灌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鲁班窑石窟病害调查及保护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学科
关键词 鲁班窑石窟 云冈石窟 病害调查 保护研究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文物科技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8-156
页数 9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瑜 山西大同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15 13 2.0 3.0
2 张志忠 2 15 1.0 2.0
3 闫宏彬 4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36)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鲁班窑石窟
云冈石窟
病害调查
保护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月刊
2095-1639
10-1005/K
16开
北京东长安街16号中国国家博物馆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00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64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