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究止痛温经散中乌头碱经皮给药的血药浓度的测定及安全性.方法:将12只小鼠平均分为对照组与敷药组,对照组不进行处理,敷药组小鼠背部敷用止痛温经散膏状制剂,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对给药后2h、4h、6h、12h、24h、48h血浆中乌头碱浓度进行测定;另选取18只小鼠分为三组,每组6只,在小鼠脊背左侧皮肤敷含有不同浓度的止痛温经散(7.5mg/g、15mg/g、30mg/g),每只小鼠均以右侧皮肤作为对照,对1h、24h、48h、72h皮肤红斑、水肿情况进行评分;采用标准Ⅱ导联仪记录小鼠给药1h、2h、4h、6h心电图,以给药前测定为基线值,记录小鼠给药后心率、QT间期、QRS间期变化.结果:乌头碱线性方程为y=0.243x-0.007(r=0.998),在1ng~500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1、20、40ng/ml乌头碱标准品回收率分别为(94.53±4.07)%、(96.43±5.73)%、(93.20±3.68)%,稳定性RSD均<5%,重复性RSD均<1.经皮给药后,在2~ 24h内随着时间延长,小鼠血浆中乌头碱浓度逐渐增高,48h浓度降低,在24h时浓度达到最大值(P<0.05).低剂量草乌细粉处理时,不同时间点皮肤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浓度处理时,1h给药侧皮肤得分高于对照侧,高剂量止痛温经散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给药侧皮肤得分均高于对照侧,且高于低、中剂量皮肤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给药后,小鼠心率无明显变化,QRS间期整体呈现不规律缩短,在给药6h后QT间期变化最大.结论:止痛温经散经皮给药后,乌头碱成分能够通过皮肤较好的吸收,连续敷用能够较好维持血浆中药物浓度,对皮肤刺激性小、心率变化较小.
推荐文章
乌头碱经皮给药的急性毒性及相关的镇痛作用研究
乌头碱
经皮给药
急性毒性试验
镇痛
经皮给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经皮给药
药代动力学
影响因素
评价
利福平大鼠血药浓度的测定及药动学的研究
利福平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鼠
药物动力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止痛温经散中乌头碱经皮给药的血药浓度测定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期刊 四川中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止痛温经散 乌头碱 经皮给药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 安全性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7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健 8 7 2.0 2.0
2 霍燕娴 2 1 1.0 1.0
3 李怀国 26 60 4.0 6.0
4 庞帼敏 5 3 1.0 1.0
5 张建伟 1 0 0.0 0.0
6 郑文红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1)
共引文献  (72)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09(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0(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2(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3(1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4(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止痛温经散
乌头碱
经皮给药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
安全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中医
月刊
1000-3649
51-1186/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4段51号
62-26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566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9894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