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鉴于历史地图自身信息的模糊性,采用历史地图解译法对桂湖水系相关的历史地图进行解译绘制,通过解译图纸能较为清楚展示桂湖水系的演变过程,进而相对客观地总结其水系的演变特点.从城市水系与园林水源、水系周边建筑营建、水系空间形态划分3个方面,按照隋唐、宋代、明清、近代、现代的时间段对桂湖水系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并从新都城市水系与桂湖园林水系的关系、水系周边建筑功能及附属空间属性的变化、水系形态的艺术划分3方面归纳总结水系演变特点:1)新都城市水系与桂湖园林水系在形态结构联系上呈现出完整、完善、破坏、重建4个阶段,桂湖园林水系与新都城市水系在水系体系构成上经历融合、维持、撤离、融人4个阶段的变化.2)水系周边建筑功能经纪念性萌芽、公共性增强、纪念性强化、纪念性精炼的变化,其建筑附属空间布局经历游赏性空间错列分布、公共性空间沿岸排布、纪念性空间中心贯穿、纪念性空间核心主导的4个阶段,使得桂湖从以游玩聚会为主的驿站园林变为以纪念为主的公共园林.3)桂湖水系的形态结构划分呈一池三岛“粗”分、五岛两堤“概”分、五岛两堤“密”分与五岛两堤“旷”分的演变特点.
推荐文章
河湖关系与河湖水系连通研究
河湖关系
河湖水系连通
概念内涵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必要性
河湖水系连通
内涵
关键技术
评价指标
近千年淮河流域河湖水系连通演变特征
河湖水系连通
自然演变
人类活动
淮河流域
河湖水系连通实践经验与发展趋势
河湖水系
水系连通
实践经验
发展趋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都桂湖水系演变及特点研究
来源期刊 风景园林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桂湖 历史地图空间解译 水系演变 演变特点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3
页数 6页 分类号 TU986
字数 714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085/j.fjyl.2018.11.0078.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磊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42 125 6.0 10.0
2 李奕成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5 3 1.0 1.0
3 蔡俐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2 0 0.0 0.0
4 罗皓 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景园林
桂湖
历史地图空间解译
水系演变
演变特点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风景园林
月刊
1673-1530
11-5366/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北京林业大学学研中心A1305
80-402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118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