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林业科学研究       
摘要:
为了保持我国人工林的长期生产力和提高森林质量,达到可持续经营的目的.作者在以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国内外有关成果与资料,概括论述了我国人工林森林生产力的现状、不能保持生产力的原因与机理以及长期保持人工林生产力的技术对策.按第八次清查的全国森林资源数据,每公顷蓄积量为89.79 m3,其中天然林为104.6 m3,人工林为52.76 m3,人工林森林生产力明显低于天然林;我国优势树种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也不高,如杉木为69.8 m3,马尾松为56.2 m3,落叶松为58.6 m3,这些数据比日本2002年3月公布的人工林相似树种的数据低很多,如日本针叶树蓄积量为227.97 m3· hm-2,柳杉为295.83 m3· hm-2,落叶松为189.88 m3·hm-2.关于年生长量,按全国第七次资源清查的中龄林与近熟林的数据做统计:杉木人工林5.2~4.2m3·hm-2,马尾松为3.2~1.8 m3·hm-2,柏木为3.4~3.2m3·hm-2;但按作者掌握的我国重点或示范性、试验性小面积人工林生长量看,却很高,按我国编制的速生丰产林标准的生长量数据看比较高.我国大面积人工林生产力不高,短周期经营的杨树、桉树人工林也不高,主要原因是:(1)纯林化与针叶化严重.按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统计,纯林占人工林的85%,而且针叶化明显,人工乔木林10个优势树种中针叶林比例高达56.9%.人工纯林结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生物学上缺乏稳定性.人工纯林特别是针叶纯林,抗性低,抗自然灾害和大气污染能力均差,人工纯林维护地力的能力也弱.(2)集约育林的技术措施:立地控制技术未得到推广,适地适树适品种原则在育林中未能认真贯彻;密度、植被、地力控制技术也执行不力,大面积上的人工林仍属于粗放经营;连作引起林地土壤理、化、生物特性恶化,土壤质量衰退,导致林木生长不良,林分生产力逐代下降;造林作业造成水土流失,如杉木造林,传统的育林技术未得到明显改进,福建尤溪炼山后进行的3年观测结果表明,炼山和水土流失损失的有机质高达989.35 kg· hm-2,养分586.26 kg·hm-2.桉树在砖红壤进行的机耕整地,水土流失也很严重,不合理的造林作业,最终导致土壤质量与森林生产力下降.短周期培育人工林带来了2个重要问题,一是对林地肥力要求高,二是如何利用无性系才能保持长期生产力.短周期经营采用的无性系,生长速度快,生长量大,轮伐期短,养分需求量大,如刚果12号W5无性系,通常利用地上部分,以5~7 a的轮伐期计,消耗的养分达571.75 kg· hm-2,我国培养短周期人工林的土壤质量本底原本普遍不高,如果采取连作,土壤有机质养分会明显下降,土壤质量衰退,并对其功能产生危害.我国杨树、桉树等人工林要达到短周期持续经营,还需要实行多无性系造林.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保持的技术对策,应采取先进的集约育林措施,包括遗传控制、立地控制、密度控制、植被控制与地力控制.
推荐文章
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维护研究进展
人工林
长期生产力
生物多样性
经营措施
维护
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生产力研究
森林生物量
生产力
华北落叶松
人工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关于我国人工林长期生产力的保持
来源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人工林 长期生产力 可持续经营 生态系统管理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
页数 14页 分类号 S750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18.01.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盛炜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34 1465 21.0 3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5)
共引文献  (16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2)
同被引文献  (16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0)
  • 引证文献(1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20)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9)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工林
长期生产力
可持续经营
生态系统管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林业科学研究
双月刊
1001-1498
11-1221/S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路万寿山后林科院
1988-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66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46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