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DDX39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上海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接受外科手术的824例初治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术后肿瘤组织石蜡标本,选取其中38例患者的癌旁组织石蜡样本作为对照;同时纳入同期37例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后正常直肠黏膜样本和33例内镜治疗后结直肠腺瘤样本.所有标本制作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DX39蛋白表达情况,分别以平均染色强度(H-Score)和染色阳性的细胞数来对DDX39在上皮和间质中的表达进行评估;H-Score≥200定义为上皮中高表达,200倍视野间质内阳性细胞数≥50定义为间质中高表达.分析DDX39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无论是在上皮还是间质中, DDX3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与正常黏膜、癌旁组织和腺瘤组织 [各组织上皮中DDX39水平:正常组织253.2 ± 64.1,癌旁组织238.8 ± 79.2,腺瘤组织259.4 ± 51.6,结直肠癌组织194.2 ± 76.5(P=0.000,P=0.005,P=0.000);各组织间质中DDX39水平:正常组织110.1±64.8,癌旁组织106.0 ± 49.2,腺瘤组织108.5 ± 79.1,结直肠癌组织54.1 ± 34.7,均P=0.000].结直肠癌病例中,上皮DDX39高表达者541例,低表达者283例;间质DDX39高表达者424例,低表达者400例.结直肠癌上皮和间质中DDX39蛋白表达的高低分别与肿瘤部位(P=0.006,P=0.016)、肿瘤分化程度(P=0.002,P=0.064)、肿瘤TNM分期(P=0.021,P=0.000)、血清癌胚抗原水平(P=0.003,P=0.005)、血清CA199水平(P=0.040,P=0.005)及肿瘤复发转移(P=0.000,P=0.000)均有关.全组结直肠癌病例术后随访(41.6±15.7)月,上皮中DDX39低表达者5年总体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4.1%和61.5%,均显著低于高表达者(95.4%和88.2%,均P=0.000);间质中DDX39低表达者5年总体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6.8%和66.8%,亦均低于高表达者(96.1%和90.6%,均P=0.000).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总体生存:HR=0.252,95%CI:0.128~0.497,P=0.000;无病生存:HR=0.266,95%CI:0.134~0.530,P=0.000)、上皮DDX39表达水平(总体生存:HR = 0.229, 95%CI:0.138~0.382,P=0.000;无病生存:HR=0.266,95%CI:0.158~0.446,P=0.000)及间质DDX39表达水平(总体生存:HR=0.331,95%CI:0.188~0.582,P=0.000;无病生存:HR=0.326, 95%CI:0.184~0.578,P=0.000)是结直肠癌患者总体生存或无病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结直肠癌组织中DDX39蛋白低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DDX39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一种新的预后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