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相比于《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以“剧中人”和“剧作者”来讨论“现实的个人”时,对“现实的个人”的存在处境做了更为具体的描述:第一,所谓“剧中人”主要意指人是特定社会存在中的人。讨论一个人就是要去理解他所生活时代的人的需要、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中所使用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以及在此过程中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这些构成了一个关系整体。
推荐文章
浅析演员与剧中人物的关系
表演艺术
演员
剧中人物
琵琶在陇剧中的包腔
陇剧
琵琶
包腔
乐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现实的个人”既是“剧中人”也是“剧作者”
来源期刊 党政干部参考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现实的个人” 剧作者 《德意志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 人的需要 生活时代 生产方式 劳动对象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3-53
页数 1页 分类号 B0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仰海峰 北京大学哲学系 123 778 15.0 2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实的个人”
剧作者
《德意志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
人的需要
生活时代
生产方式
劳动对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党政干部参考
半月刊
11-5922/C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中共中央党校综
2-490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17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5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