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溶藻菌RIK为菌种,液体发酵后分别采用离心喷雾干燥法和沸腾制粒干燥法制得两种微生物溶藻剂A、B,检测其对铜绿微囊藻的溶解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量的微生物溶藻剂B对铜绿微囊藻均有溶解作用,处理9 d后,藻液叶绿素含量较0 d分别下降94.95%、92.5%,藻液完全黄化,SOD酶活在试验第3 d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增加257%、256%,MDA含量在试验中呈持续上升趋势,9 d后比对照组增加383.01%、381.1%;而微生物溶藻剂A对铜绿微囊藻无溶解作用.由试验结果可知,溶藻菌RIK分泌溶藻物质间接溶藻,并且溶藻物质对温度敏感;低温干燥制得的微生物溶藻剂B溶藻能力优于高温干燥制得的微生物溶藻剂A.
推荐文章
环境因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铜绿微囊藻
有害藻华
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
不同表面活性剂类型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研究
AEO9
LAS
混合表面活性剂
铜绿微囊藻
生长参数
不同形态Fe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其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铜绿微囊藻
不同Fe形态
AGP
叶绿素a
生物可利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干燥法对微生物溶藻剂溶解铜绿微囊藻能力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微生物溶藻 干燥方法 铜绿微囊藻
年,卷(期) 2018,(7)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22,25
页数 4页 分类号 X173
字数 237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贝 4 4 1.0 2.0
2 况世昌 5 10 2.0 3.0
3 龙兴权 2 3 1.0 1.0
4 李筱雯 5 10 2.0 3.0
5 欧阳潮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5)
共引文献  (28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溶藻
干燥方法
铜绿微囊藻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月刊
1008-9500
32-1332/TG
大16开
江苏省徐州市黄河南路65号
28-174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0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329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