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耕作深度条件下调控水肥配比对玉米养分及产量的影响,共设16个试验处理,对玉米各器官的氮、磷、钾分配以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肥条件下,耕作深度30 cm处理的产量均高于耕作深度20 cm,产量最大的处理是A1 M2 W3,为9950 kg/hm2,较A1 M1 W0的产量增加了46.32%.玉米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大小顺序为籽粒>叶>茎秆>根,茎秆、根中氮素含量最高的是处理A1 M2 W3,籽粒、叶中的氮素积累量最大的是处理A1 M2 W2,磷素在各器官内的积累量高低依次是:籽粒>叶>茎秆>根.各器官钾素的积累量大小顺序为茎秆>籽粒>叶>根,各器官钾素含量最高的处理是A1 M2 W3.钾素含量最高的处理是A1 M2 W3,最低的处理是A2 M1 W0.当耕作深度与有机肥同一水平(A1 M2)时,各处理的产量随水分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中氮素的含量占整个玉米植株氮素含量的百分比分别是49.57%,49.29%,45.21%,43.82%,磷素分别是43.61%,36.69%,43.31%,40.88%,钾素分别是26.05%,29.27%,28.65%,27.79%.不同耕作深度条件下调控合适的水肥配比对玉米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的水肥水平调控下,耕作深度30 cm较深度20 cm提高了玉米的生物产量,提高了玉米各器官的氮磷钾素积累量,在耕作深度30 cm、水分在70% 、有机肥施用7500 kg/hm2时,玉米对氮、磷、钾的吸收积累量最大,产量最高.深翻能改变土壤结构,促进作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促进玉米根系生长,增强了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提高玉米对养分的吸收积累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