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Imamura S等[1]1971年首次报道婴儿腹部离心性脂肪萎缩/营养不良,主要发生于亚洲儿童,为局限性特发性脂肪营养不良,90%在5岁前出现症状[2].目前病因不明,部分研究认为脂肪组织凋亡异常参与该病发病,可能与遗传有关,部分患者起病前有挫伤、腹股沟疝等机械性刺激病史[3].该病主要特征为腹部及其临近部位皮下脂肪萎缩致使该部位凹陷;萎缩斑离心性扩大;周边可轻度发红和脱屑;3岁以前发病;其他部位的皮肤和器官无异常.其组织病理表现为皮下脂肪完全消失,可有表皮变薄,真皮胶原纤维减少但不变性,弹性纤维正常,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脂肪萎缩病分型复杂,患病率很低,近年有少数案例报道[4-7].该病需与神经性厌食症、糖尿病、偏身萎缩、斑状萎缩和进行性特发性皮肤萎缩,以及脂肪萎缩综合征相鉴别[8-12].
推荐文章
丁邦晗教授从肺脾论治心力衰竭经验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从肺脾论治
中西医结合
戴小华教授从脾论治冠心病经验
冠心病
胸痹
从脾论治
调脾护心
戴小华
张晓云从肝脾不和论治郁证的临床经验
郁证
肝脾不和
临床经验
张晓云
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从脾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痿证
运动神经运动元
从脾论治
中医基础理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时毓民教授从脾论治儿童获得性腹部脂肪萎缩经验
来源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专家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41-1142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661/j.cjim.20171115.36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新光 28 183 10.0 13.0
2 时毓民 266 296 11.0 1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月刊
1003-5370
11-2787/R
大16开
北京西苑操场1号
2-52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83
总下载数(次)
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