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不同剂量山莨菪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cute inf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AIMI)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炎症机制.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1月AIMI发病12小时内行直接PCI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四组:A组(阿托伐他汀20 mg+山莨菪碱1500μg),B组(阿托伐他汀20 mg+山莨菪碱3000μg),C组(阿托伐他汀40 mg+山莨菪碱1500μg),D组(阿托伐他汀40 mg+山莨菪碱3000μg),每组各28例.以术后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 grades,TMPG)(TMPG)3级的比例作为主要终点.以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MB,CK-MB)、心脏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cTnI)峰值水平评估心肌梗死面积.术前及术后24 h各检查1次炎性反应标志物[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介素-6(interleukin,IL-6)、P选择素、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入院时及术后90 min各查心电图1次,记录各组患者完全ST段回落(ST-segment resolution,STR)的情况.随访术后30 d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探讨有助于直接PCI术后达TMPG 3级的独立因素,阐明山莨菪碱和阿托伐他汀各自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结果 直接PCI术后,D组TMPG 3级患者占比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1),TIMI 3级和完全STR的患者占比均有高于其他组的趋势(P分别为0.073和0.051).D组患者CK-MB、cTnI峰值水平最低,术后3 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最高.山莨菪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CK-MB峰值水平的协同效应(P=0.001),仅具有升高LVEF的协同效应趋势(P=0.284).给予山莨菪碱后,四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未见严重的过缓/过速心律失常发生.血栓积分3~4分、冠状动脉舒张压降低均为AIMI患者行直接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表现为TMPG<3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山莨菪碱3000μg则为其保护性因素(P<0.05).行直接PCI术后24 h,D组患者hs-CRP、IL-6、P选择素、ICAM-1水平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均<0.05).各组患者随访30 d及6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 预防性冠状动脉内应用高剂量山莨菪碱(3000μg)联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40 mg)可更有效地改善AIMI患者行直接PCI术后的心肌灌注水平,减少无复流的发生,缩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推荐文章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PCI术后心肌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
心肌梗塞/药物疗法
@阿托代他汀
放射摄影术,介入性
心肌灌注显像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择期行PCI后PIGF及心肌灌注的影响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阿托伐他汀
胎盘生长因子
心肌灌注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对行 PCI 的急性前壁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疗效比较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治疗效果
舒张功能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山莨菪碱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患者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学科
关键词 山莨菪碱 阿托伐他汀 无复流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炎性因子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55
页数 7页 分类号
字数 50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2037/YXQY.2018.12-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伟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62 315 11.0 14.0
2 傅向华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133 733 13.0 19.0
3 姜云发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32 214 8.0 13.0
4 范卫泽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35 151 7.0 9.0
5 谷新顺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67 475 12.0 18.0
6 郝国贞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 31 100 6.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山莨菪碱
阿托伐他汀
无复流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炎性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月刊
1674-7372
11-9298/R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人卫大厦B座306室
82-136
200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03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4831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