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耕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对农业规划和耕地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关中平原1980年代到2015年的六期耕地的矢量数据为基础,首先对不同市级行政区域耕地的动态度和耕地区位指数进行分析,然后以不同尺度的网格为分析单元,分析关中平原耕地景观格局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和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 在六期的耕地动态度变化中,除了西安市1980年至1990年和宝鸡市2005年至2010年的耕地是正向变化,其他时期都是负向变化。2) 在研究期间,渭南市的耕地集约程度最高,耕地开发力度不断增强;西安市的集约程度最低,耕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加深。3) 研究区耕地总面积以“蚕食”的方式减少,同时耕地面积指数的布局呈现“环围式”的特征,减少区域以西安市为中心呈“放射型”分布。4) 在1 × 1 KM网格尺度下,耕地的破碎化现象加重与减弱的区域表现为混合分布的特征,但随着网格尺度的增加,耕地破碎化现象加重和减弱区域各自聚集。
推荐文章
关中平原土地利用及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农田生产潜力
冀中平原近50a气候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
气温
降水
趋势分析
关中平原近200年来洪涝灾害研究
关中平原
洪涝灾害
灾害成因
时空变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30年关中平原耕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 学科 经济
关键词 耕地 景观格局 关中平原 时空变化 尺度效应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9-1060
页数 12页 分类号 F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梁凡 1 0 0.0 0.0
2 刘建红 7 10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耕地
景观格局
关中平原
时空变化
尺度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
月刊
2164-550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82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