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明确宋及宋以前经脉理论的概念及历史沿革.通过考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经脉理论篇文,并与《黄帝内经》《难经》等记载经脉理论的著作进行对比研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从经脉运行"营气"转变为"血气",并濡养全身;经脉命名方式由"脏(腑)手(足)某某之脉"逐步转变为"手(足)某某脏(腑)经";继承并发展了《难经》"是动""所生病"理论;发展《黄帝内经》"人迎气口脉法";提出"任脉为阴脉之海"的概念.本文厘清了经脉理论的相关概念,澄清了宋以前经脉理论一些问题的源流,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经脉理论的发展特点.
推荐文章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针灸学术思想探析
王惟一
针灸
铜人
经络
腧穴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经脉循行图与经穴图的比较
经脉图
经穴图
《医宗金鉴》
刺灸心法要诀
正确鉴别经穴图与经脉图
经穴图
经脉图
鉴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演变及原因探析
来源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经脉理论 演变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文献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6-8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R245
字数 617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57.2018.10.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翟双庆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87 831 14.0 23.0
2 陈子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46 116 6.0 8.0
3 王维广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26 71 5.0 6.0
4 梁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8 79 6.0 7.0
5 陈敬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4 1 1.0 1.0
6 李梦琳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8 26 2.0 5.0
7 刘金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1 8 1.0 2.0
8 王慧如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12 4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经脉理论
演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月刊
1006-2157
11-3574/R
大16开
北京北三环东路11号
82-414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67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7697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