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超大型城市水土流失的空间格局,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利用DEM提取坡度,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计算植被覆盖度,采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判定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制作空间分布图.[结果]武汉市水土流失具有“4圈”分布格局:①内圈,主城区,地面硬化程度高,以微度流失为主;②第2圈层,主城区周边城市拓展区,是城市建设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③第3圈层,城市拓展区外围平原农业生产区,水土流失面积小,强度低,但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又是山地、丘陵区的地表径流进入主城区的必经区域;④第4圈层,远郊山地、丘陵区,以林地为主,兼有少量坡耕地和采石采矿迹地.[结论]根据武汉市水土流失“4圈”分布格局,制定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内圈需要加强城市绿地管理维护和地下排水系统的清理管护;第2圈层要加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最大限度地扼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大施工迹地的恢复和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第3圈层需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第4圈层需要严守生态红线,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继续开展坡耕地治理、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注意控制旅游开发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
推荐文章
大城市城乡耦合地域空间演变及其景观格局——以无锡市为例
城乡耦合地域
空间演变
景观格局
结构熵值
景观边界
泰安市城市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探讨
城市水土流失
原因
防治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超大城市水土流失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防治策略——以武汉市为例
来源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城市水土流失 超大城市 空间格局 防治策略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126,封3
页数 6页 分类号 S157
字数 445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平仓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32 292 9.0 16.0
2 赵元凌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4 5 2.0 2.0
3 王志刚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6 10 2.0 3.0
4 蔡劲松 4 13 2.0 3.0
5 韩培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1 2 1.0 1.0
6 周耀华 5 15 2.0 3.0
7 华忠光 3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4)
共引文献  (7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水土流失
超大城市
空间格局
防治策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水土保持通报
双月刊
1000-288X
61-1094/X
大16开
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西农路26号
52-16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8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623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