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存在与时间》中"身体"的意义至少在三个不同的维度上呈现:(一)近代认识论范式下作为现成存在的感性身体,这是海德格尔所批判的.(二)专注沉浸于此在之日常生存实践的身体,海德格尔用身体化来命名,以区别于作为现成存在的感性身体.正如认识奠基于此在生存,从而只是生存之静止的专题化片刻,身体化生存亦是感性身体经验认知的根基.(三)此在本真生存维度即向死而生意义上的去身化.与海德格尔在日常生存层次上强调身体而在本真存在层次上祛除身体相反,马塞尔强调本真存在恰恰是借由我的具身化实现的,存在就是意识到我是被我自己的身体具身化的、个体的我.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海德格尔身体化生存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以马塞尔的具身化存在为参照
来源期刊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感性身体 身体化 我的身体作为我的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哲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7-1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B516.54
字数 78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8425(s).2018.05.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丽霞 重庆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 0 0.0 0.0
2 张颖 上海体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感性身体
身体化
我的身体作为我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月刊
1674-8425
50-1205/T
重庆杨家坪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65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115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