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18年5月,李翔宁在绍兴召集并主持了“罗北沙龙”.在现场听业主与建筑师介绍并参观后,李翔宁从“历史遗产与日常之间”出发,提到了建筑内部的木构微展;支文军观察到了个性化风格的系统建立与社会性的建立:祝晓峰从“本体与再现”阐述前童文化中心与罗北改造的本体话题如何延续;王辉指出现场原始的第一手空间体验的重要性,认为罗北具备日常性的“灵韵”;裘浙锋则从业主角度来定义罗北——一种表达空间生产的“社会雕塑”;彭怒指出了几个作品共有的某种独特的“松”构造;张晓春认为王灏的一系列建筑里存在着持续的建造实验;刘可南从废墟花园的空间层次设计上谈了自己的想法.
推荐文章
废墟是建筑的尽头
工业文明
城市复兴
建筑改造
文化遗产
保护性开发
震后建筑废墟地整理模式研究
建筑废墟地
整理模式
震后
罗布泊地区罗北凹地潜卤水钾矿床成因与开发前景
罗布泊
潜卤水钾矿床
盐湖
开发前景
基于Web的地震废墟救援数据库管理平台
地震废墟救援
数据库群组
Web
管理平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繁荣的“废墟”绍兴罗北座谈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个体与集体记忆 社会雕塑 本体与再现 “灵韵” “松”建构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TA实践讨论计划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5
页数 6页 分类号 G222.1:(K828:TU)|TU-86(255)|TU201
字数 1045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思羽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个体与集体记忆
社会雕塑
本体与再现
“灵韵”
“松”建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