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正常妊娠时不同孕期血清补体C1 q、C3、C4、B因子的水平,评价血清补体C1q、C3、C4、B因子的水平对子痫前期(PE)的诊断价值以及对PE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于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选取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3组病例.(1)回顾性选取正常妊娠8~14周、20~26周、28~36周孕妇共3组,每组30例,检测其血清补体C1q、C3、C4、B因子的水平并进行比较.(2)选取PE患者115例,包括早发轻度PE 17例、早发重度PE 47例、晚发轻度PE 24例、晚发重度PE 27例和早发组、晚发组同孕期正常妊娠对照各30例,通过方差分析及两两比较,评价血清补体C1q、C3、C4、B因子对PE的诊断价值.(3)通过214例前瞻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评价妊娠期妇女20~26周血清C1q、B因子的水平对PE发生风险的预测作用.结果 血清C1q水平在未孕及整个孕期保持稳定;C3、B因子水平在孕早期开始升高,孕中期后保持稳定;C4在孕早期升高,之后保持稳定.与对照组相比,4组PE患者血清补体C1q水平均明显降低(中位数分别为169 mg/L、161 mg/L、165 mg/L和163 mg/L;早发、晚发对照组分别为187 mg/L和194 mg/L;U值分别为130.500、426.500、159.500和130.500,P均<0.05);除早发轻度组(1275 mg/L)之外,其他3组患者的血清C3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中位数分别为1170 mg/L、1323 mg/L和1223 mg/L;早发、晚发对照组分别为1438 mg/L和1434 mg/L;U值分别为379.000、246.000和160.000,P均<0.05);早发重度和晚发重度PE患者的血清C4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中位数分别为140 mg/L和142 mg/L;早发、晚发对照组分别为223 mg/L和235 mg/L;U值分别为329.500、136.500,P均<0.001);早发三组之间、晚发三组之间,血清B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早发轻、重度组中位数分别为332 mg/L、318 mg/L,早发同孕期对照组为312 mg/L;晚发轻、重度组分别为316 mg/L、314 mg/L,晚发同孕期对照组为303 mg/L;χ2分别为5.990、1.770,P均>0.05).214例具有PE危险因素的妊娠妇女,33例(15.4%)发展为PE.发生PE组的孕妇20~26周血清C1q、C3、C4、B因子水平与未发生PE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q:175 mg/L vs.184 mg/L;C3:1523 mg/L vs.1467 mg/L;C4:230 mg/L vs.229 mg/L;FB:344 mg/L vs.320 mg/L;U值分别为2090.000、1575.000、2058.500和1362.000,P均>0.05).发生PE组的孕妇20~26周血清C1q、C3、C4水平与同孕期健康孕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1q:175 mg/L vs.190 mg/L;C3:1523 mg/L vs.1428 mg/L;C4:230 mg/L vs.227 mg/L;U值分别为353.000、395.000和493.500,P均>0.05),但血清B因子水平与同孕期健康孕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4 mg/L vs.306 mg/L;U值为233.500,P=0.007).结论 PE患者血清C1q水平明显降低,可作为PE诊断的潜在指标,但是孕20~26周血清C1q、C3、C4水平不能预测发生PE风险.血清B因子不能作为PE诊断的指标,但是PE患者孕20~26周的血清B因子较正常妊娠升高,提示B因子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预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