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分子—离子共存理论建立了CaO-MgO-FeO-SiO2-P2O5五元渣系作用浓度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炉渣组元对脱碳、脱磷反应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影响规律,证明了脱磷保碳的可行性,并通过高温试验发现:在初始碳含量为0.5%、磷含量为0.032 5%的情况下,当熔渣碱度控制在5左右、FeO含量控制在10%~20%时,脱磷率可达75%以上,留碳率在50%~ 70%.
推荐文章
铸造生铁氧化脱磷的试验研究
铸造生铁
脱硅
氧化脱磷
好氧颗粒污泥实现同步除磷脱氮的试验研究
序批式反应器
好氧颗粒污泥
同步除磷脱氮
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脱磷保碳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来源期刊 钢铁钒钛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炼钢 脱磷 保碳 分子—离子共存理论 吉布斯自由能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钢铁冶金与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7-112
页数 6页 分类号 TF713.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13/j.issn.1004-7638.2018.03.02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俐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110 479 10.0 14.0
2 常立忠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40 100 6.0 8.0
3 朱正海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18 37 3.0 5.0
4 何飞 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 14 14 2.0 3.0
5 沈昶 3 1 1.0 1.0
6 汪开忠 2 1 1.0 1.0
7 张萍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炼钢
脱磷
保碳
分子—离子共存理论
吉布斯自由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钢铁钒钛
双月刊
1004-7638
51-1245/TF
大16开
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桃源街90号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238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130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