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红层区内裂隙-孔隙水分布广泛,开展红层裂隙-孔隙水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红层区水文地质特征,确定了裂隙-孔隙水的主导功能特征,以地下水属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红层裂隙-孔隙水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指标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等级划分方法,并开展了实例研究.该指标体系和实例评价结果能够体现红层区风化带裂隙-孔隙水水量贫乏及仅满足基本的人畜饮水的主导功能特点,对评价区地下水主导功能的正确认识是建立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确定评价等级内涵的基础.
推荐文章
煤层孔隙与裂隙特征研究进展
煤化作用
构造演化
变质作用
岩石物理表征
渗透率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研究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
土地利用
含裂隙近水平红层软岩边坡渗透稳定性模型试验
近水平红层
软岩边坡
渗透稳定性
模型试验
裂隙
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层裂隙-孔隙水功能特征及可持续利用评价
来源期刊 人民长江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裂隙-孔隙水 指标体系 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 红层地区 四川盆地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勘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61
页数 7页 分类号 P642
字数 650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18.08.01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勇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61 259 9.0 13.0
5 陈盟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13 3.0 3.0
6 高东东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11 40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6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裂隙-孔隙水
指标体系
可持续开发利用评价
红层地区
四川盆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人民长江
月刊
1001-4179
42-1202/TV
大16开
武汉市解放大道1863号
38-22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71
总下载数(次)
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