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50年代之前,傣族地区仍有大量土地荒芜,本地文化并不鼓励无节制地对森林进行开发.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傣族更依赖田地自身的修复能力,一年只种一季粮食,主要通过休耕来实现地力的自然恢复.傣族地区虽然建有相对完善的水利设施,但都以引水为主,并没有建设可以扩大灌溉面积的水库.当面临短期缺水的情况时,将秧苗临时寄养在地势较低的小块土地上,雨季到来后再将它们挪到已得到灌溉的大片田地中;傣族的水稻生产体系投入人力较少,土地只是浅耕,不施肥,也没有除草等田间管理活动,与东亚汉族地区的农作实践差别显著.以往的研究过于关注单位面积的稻米产量,认为当地农业生产“落后”,但考虑到人力物力的较少投入,傣族传统稻作可以说是一种高效、理性的生产方式.
推荐文章
生态人类学的当代发展
生态人类学
生态文化
生态自由
生态农业是改善大洼县农业生产环境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
改善
农业生产环境
途径
促进震后灾区恢复农业生产的生态农业技术
灾区重建
农业生产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傣族传统稻作农业生产体系的生态人类学考察
来源期刊 云南社会科学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农业文化遗产 傣族 土地利用 稻作 生态人类学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人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5-161
页数 7页 分类号 C9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海超 29 155 7.0 11.0
2 雷廷加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农业文化遗产
傣族
土地利用
稻作
生态人类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社会科学
双月刊
1000-8691
53-1001/C
大16开
昆明市环城西路577号
64-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39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