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模拟体内环境制备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血凝性堵管以获取研究样本,观察不同浓度尿激酶及其停留时间对PICC血凝性堵管再通效果的影响,以探讨临床处理PICC血凝性堵管的最佳尿激酶停留时间及高于常规浓度(5 000 U/mL)的尿激酶溶液能否提高导管溶通率.方法 采用在本院置管的30例患者提供的血液标本,每例患者的血液标本均在模拟体内环境下制备成血凝性堵塞的PICC导管样本各6例,总计180例,构成30行6列的样本矩阵,各列样本分别采用不同浓度尿激酶溶栓,浓度分别为5 000 U/mL、10 000 U/mL、20 000 U/mL、30 000 U/mL、40 000 U/mL、50 000 U/mL,同时,将样本矩阵第1~10行、11~20行、21~30行分别作为A组、B组、C组,3组样本尿激酶导管内停留时间分别为5 min、15 min、30 min.统计全部样本溶通情况,包括是否溶通及再通时间,分别比较各列间及各组间样本平均溶通率及平均溶通时长,以得出尿激酶浓度和尿激酶停留时间对导管溶通率及溶通时长的影响程度;统计所有样本内气栓出现情况,包括气栓距导管头端距离,比较溶通样本和未溶通样本之间气栓距导管头端距离的差异.结果 采用不同尿激酶浓度的各列样本之间溶通率及再通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尿激酶停留时间的各组样本溶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平均溶通时长随尿激酶停留时间的递减而递减,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溶通样本内气栓距导管头端平均距离和未溶通样本内气栓距导管头端平均距离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当尿激酶浓度高于5 000 U/mL时,导管能否溶通,与导管内有无气栓或气栓与导管头端距离大小有关,距离越小越难溶通,而与尿激酶溶液浓度及溶液停留时间无关.当浓度高于“建议浓度”5 000 U/mL时,导管溶通时长与尿激酶溶液浓度无关,但增加回抽次数,即缩短尿激酶停留时间,能显著缩短溶通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