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的选择以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价不同时相下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比较冠状动脉成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结果: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在不同R-R时相下图像质量具有不同的可评价比例,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在不同R-R时相下图像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x2=91.259,x2=86.871,x2=102.477;P<0.05),可评价比例较高的时相集中在70%和80%R-R间期.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在不同R-R时相下图像质量两两比较后,左前降支和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在70%和80%R-R间期无统计学差异,左回旋支的成像质量在70%和80%R-R间期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x2=4.728,P<0.05).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发现600个可评价节段,冠状动脉成像发现572个可评价节段.经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后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但两种检查方法之间无统计学差异(x2=2.265,P>0.05).结论: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在70%和80%R-R时相上重建最佳,左回旋支的最佳重建时相为70%R-R间期.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与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相当的诊断结果,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推荐文章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重建的最佳时相选择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重建时相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最佳重建时相
冠状动脉
64层螺旋CT
心率
重建时相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血管成像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血管造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选择及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期刊 中国医学装备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重建时相 应用效果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技术评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6.2
字数 296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8270.2018.08.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旭 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6 8 2.0 2.0
2 刘静 广安市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3 1 1.0 1.0
3 陈伟 西南医院医学影像科 3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16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重建时相
应用效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学装备
月刊
1672-8270
11-5211/TH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7号
80-373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3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07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