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改善浅层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采用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了超稠油油藏在注蒸汽驱替过程中的重力、驱动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驱泄复合开采技术.通过油藏工程优化研究,设计了直井、水平井多种组合方式的蒸汽吞吐后期接替方式,并明确其适合的油藏地质条件及转换方式的时机.在风城油田重32井区先后开展多个先导试验,针对驱泄复合开采的3个阶段,制订适应的注汽方式、注采参数和调控方法,实现了地层条件下原油黏度大于60×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蒸汽驱开采,预计最终采收率可从蒸汽吞吐阶段的20%~25%提高至40%~50%.为国内外同类油藏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推荐文章
蒸汽吞吐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筛选研究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渗透率级差
泡沫驱
凝胶
浅层超稠油油藏FAST-SAGD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浅层超稠油
FAST-SAGD
加密水平井
采收率
风城油田
稠油油藏蒸汽吞吐采收率确定方法
稠油油藏
蒸汽吞吐
井网井距
采收率计算
公式
孤岛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中后期配套开发技术
蒸汽吞吐
配套技术
开发效果
孤岛油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风城浅层超稠油蒸汽吞吐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
来源期刊 特种油气藏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风城油田 浅层超稠油 驱泄复合技术 提高采收率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油藏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2-76,81
页数 6页 分类号 TE345
字数 38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6535.2018.03.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熊伟 86 1132 16.0 32.0
2 孙新革 5 34 2.0 5.0
3 赵长虹 4 13 2.0 3.0
4 李凌铎 6 24 3.0 4.0
5 梁珊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
196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风城油田
浅层超稠油
驱泄复合技术
提高采收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种油气藏
双月刊
1006-6535
21-1357/TE
大16开
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8-173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77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4122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