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心源性猝死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而大部分心源性猝死都是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在临床上寻找一种简单的、有效的方法去预测恶性心律失常是必要的.在过去20年间研究人员陆续发现了一些心室复极化指标,并实际应用于临床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如T波顶点至终点间期、T波顶点至终点间期离散度、T波顶点至终点间期与QT比值等,这些指标都可在12导联心电图上获得.在这里,还要讨论这些复极化指标在临床相关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高血压病、早期复极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中预测恶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推荐文章
心电图TpTe间期及TpTe/QT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效能
Brugada综合征
心律失常
恶生室性心律失常多形室速
心室颤动
TpTe间期
TpTe/QT
微伏T波电交替监测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微伏T波电交替
缺血性心脏病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猝死
炙甘草汤对低钾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影响
低钾血症/并发症
心律失常/病因学
心律失常/病理生理学
电生理学
灸甘草/药理学
豚鼠
J波对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测价值的研究
心肌梗死
J波
心律失常
跨壁复极离散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心室复极化指标对恶性心律失常的预测
来源期刊 心血管病学进展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室复极化指标 心源性猝死 T波顶点至终点间期 T波顶点至终点间期与QT比值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19-9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R541.7
字数 4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06/j.cnki.issn.1004-3934.2018.06.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忠楠 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2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室复极化指标
心源性猝死
T波顶点至终点间期
T波顶点至终点间期与QT比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心血管病学进展
月刊
1004-3934
51-1187/R
大16开
四川省成都市青龙街82号
62-16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22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33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