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覆沙对盐碱地改良的效应,与2017年在富平中试基地设置覆沙厚度分别为0 cm、5 cm、7 cm、9 cm、11 cm、13 cm和15 cm的混合比例,在种植玉米收获后,分析测定了0~60 cm土层土壤的pH、电导率、全盐量、K+、Na+、CO32-和Cl-含量。结果表明:1) 各覆沙厚度处理下,同一处理不同土层土壤的pH、电导率和全盐量差异显著(P +离子含量大体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Na+离子含量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变化不显著(P 32-离子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它处理表现趋势不明显;覆沙15 cm处理下;Cl-离子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综上所述,覆沙15 cm整体改善土壤效果最佳,覆沙5 cm和7 cm对20~30 cm中层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效果最佳。
推荐文章
有机肥对盐碱地水稻产量的影响
盐碱地
水稻
有机肥
产量
新型改良剂对盐碱地土壤性质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乙酰化葡萄糖
盐碱地
土壤性质
玉米
不同盐碱地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质、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土壤改良剂
脱硫石膏
盐碱地
土壤理化性质
紫花苜蓿
重金属
生物有机肥在盐碱地上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玉米的影响
巨大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有机肥
盐碱地
玉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土体有机重构对盐碱地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盐碱地 土体有机重构 理化性质
年,卷(期) 2018,(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2-1199
页数 8页 分类号 S5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程科 6 31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盐碱地
土体有机重构
理化性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
月刊
2164-5507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822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