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变化.方法:同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上海市东方医院脊柱外科因颈椎病接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手术(ACDF)患者的资料,共纳入326例,其中男175例,女151例;年龄34~81岁(56.0±9.4岁).随访12~30个月(18.5±6.4个月),根据融合节段数分为四组:单节段融合组69例,双节段融合组85例,三节段融合组90例,四节段融合组82例.在术前及术后12个月随访时的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椎矢状位参数:C0-2 Cobb角、C2-7 Cobb角、C2-7矢状垂直距离(C2-7 SVA)和T1倾斜角(T1S),并记录手术前后JOA评分及颈肩臂疼痛VAS评分,计算术后12个月时各组参数改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参数及评分指标改变量组间差异,Pearson相关性探讨术前及术后12个月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关系.结果:四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和ACDF术后12个月,单节段融合组C0-2 Cobb角为21.07°±8.21°和20.92°±5.99°,C2-7 Cobb角为15.29°±8.64°和17.69°±11.25°,C2-7 SVA为20.94±10.77mm和20.61±10.23mm,T1S为23.02°±8.64°和24.05°±9.35°,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节段融合组C0-2 Cobb角为20.38°±7.49°和24.20°±7.96°,C2-7 Cobb角为13.04°±8.07°和15.85°±10.53°,C2-7 SVA为18.57±11.88mm和23.73 ±9.87mm,T1S为24.28°±6.71°和28.65°±7.64°,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节段融合组C0-2 Cobb角为16.76°±6.24°和20.54°±6.58°,C2-7 Cobb角为11.46°±7.83°和15.12°±10.42°,C2-7 SVA为19.36±8.40mm和25.25± 12.20mm,T1S为26.56°±9.47°和30.39°±7.31°,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节段融合组C0-2 Cobb角为15.44°±6.50°和18.39 ±6.26°,C2-7 Cobb角为11.54°±8.30°和19.61° ±5.53°,C2-7 SVA为22.39 ±12.60mm和27.68±11.17mm,T1S为24.70°±6.30°和31.22°±6.45°,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和术后12个月,四组组内T1S与C2-7 Cobb角、C2-7 SVA均呈正相关,C2-7 Cobb角与C2-7 SVA均呈负相关;术后12个月,四组间C0-2 Cobb角、C2-7 Cobb角、C2-7 SVA及T1S改变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01、0.003、0.002).结论:下颈椎前路减压单节段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平衡无明显变化;双节段及长节段融合后颈椎矢状位平衡显著改变,但下颈椎矢状位序列维持动态稳定.
推荐文章
2种固定方式对短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影响
椎间盘切除术
脊柱融合术
颈椎病
颈椎曲度
颈椎矢状位参数
限制性和动力性颈椎前路钢板对颈椎矢状位曲度的影响
颈椎
前路钢板
内固定
矢状面曲度
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对颈椎矢状面平衡的作用
颈椎
脊髓型颈椎病
椎间盘切除减压术
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
矢状面平衡
矢状位参数
比较
内固定器
双节段
颈椎序列
组织工程
3D打印ACT钛金骨小梁椎间融合器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后颈椎的矢状位平衡变化
骨小梁
椎间融合器
3D打印
颈椎病
融合
矢状面
颈椎曲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融合节段 矢状位平衡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6-502
页数 7页 分类号 R681.5|R687.3
字数 466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406X.2018.06.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黄宇峰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28 160 7.0 10.0
2 李新华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18 62 4.0 7.0
3 刘涛 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骨科 11 13 3.0 3.0
4 邱水强 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骨科 14 33 4.0 5.0
5 徐志刚 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骨科 7 13 3.0 3.0
6 罗振东 上海市虹口区江湾医院骨科 15 30 4.0 5.0
7 潘福敏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13 78 5.0 8.0
8 李浩曦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东方医院脊柱外科 6 21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9)
共引文献  (15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0)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1(3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9)
2012(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3)
2013(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4(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20)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6(1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融合节段
矢状位平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月刊
1004-406X
11-3027/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中日友好医院内
82-45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1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620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