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柳编手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至农耕社会阶段,传统柳编器具如:簸箕、箢子、笸箩、升、斗等,已在我国北方地区广泛使用.成为民间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器具。在与民间社会长期的互生互动过程中.传统柳编器具经历了不计其数的生产、使用、沿袭、改良'最终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造型特征。本文将传统柳编器具按类型、样式、花式、色彩、质感与肌理等造型层级进行分类描述。
推荐文章
柳编工艺品的三维几何造型研究
柳编工艺品
Bèzier曲线
曲面
三维模型
苏南传统公所建筑的立面造型特征
公所建筑
立面造型
传统
西式
浅析传统工笔画的造型与线条
写意传神
以形写神
妙想迁得
灵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传统柳编器具的造型特征
来源期刊 民艺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造型特征 器具 传统 民间社会 原始社会 社会阶段 生产生活 北方地区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8-64
页数 7页 分类号 TS941.71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静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14 32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造型特征
器具
传统
民间社会
原始社会
社会阶段
生产生活
北方地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民艺
双月刊
2096-5257
10-1531/G1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沙滩1号院32号楼
82-186
201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208
总下载数(次)
20
总被引数(次)
1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