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晚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造成青藏高原东南边界形成大量的构造断裂,同时构造拉伸和挤压作用也塑造了许多构造断陷湖泊.近年来很多湖泊的面积和深度逐渐减小,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选取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西昌邛海流域为研究区,探讨邛海北岸官坝河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对邛海的泥沙淤积效应.研究发现:①官坝河泥石流暴发频率高且规模大,崩塌滑坡和面源侵蚀是泥石流最主要的固体物质来源,动储量约为428.03万m3;②山洪泥石流的频繁发生是邛海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而频繁地震和强降雨耦合作用控制着区域山洪泥石流活动,预测邛海流域泥石流活动仍将频繁发生,泥沙淤积问题更加严重;③自1950年以来,邛海流域泥沙淤积速率约为17.09mm/a,如按当前淤积速率推算,邛海的寿命将仅约为600年左右;④建议对官坝河流域实施工程治理和生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并加强流域管理和宣传培训等行政法治管理.该成果可为邛海流域综合规划管理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揭示青藏高原东南缘湖泊逐渐萎缩的真正原因和控制要素.
推荐文章
鹅掌河泥石流对四川邛海影响的初步研究
泥石流
邛海
泥沙
水下堤
官坝河泥石流动力学特征参数
青藏高原东南缘
构造断陷湖
邛海
动力学特征参数
防治工程
邛海山洪泥石流淤积特征与趋势分析
山洪泥石流
邛海
淤积
趋势
四川省泥石流活动与降水因子特征
四川省
泥石流
时空分布
降水
K-means聚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官坝河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对四川邛海的泥沙淤积效应
来源期刊 地理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西昌官坝河 泥石流 四川邛海 泥沙淤积 构造断陷湖泊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表过程与生态环境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91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1821/dlxb20180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宁生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74 782 17.0 24.0
2 魏学利 20 23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13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80)
二级引证文献  (7)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8)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青藏高原
西昌官坝河
泥石流
四川邛海
泥沙淤积
构造断陷湖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地理学报
月刊
0375-5444
11-1856/P
16开
北京安外大屯路甲11号
2-109
193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0
总下载数(次)
23
总被引数(次)
27155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