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压汞法(MIP)、扫描电镜分析(SEM)等现代测试技术与方法对水泥-凝灰岩-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凝灰岩的掺入使得硬化浆体中引入了长石、水云母及低温型石英(α-SiO2)等晶相物质,其余水化产物与纯水泥样品基本相同;含有凝灰岩的水泥硬化浆体中Ca(OH)2含量降低幅度明显小于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体系;随着养护龄期的延长,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孔隙率逐渐降低,孔径逐步得到细化,到水化180 d时,各样品中最可几孔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4.5~50 nm,浆体结构朝着对耐久性有利的方向发展;凝灰岩颗粒特殊形貌引起的形态效应和微集料填充作用在水化初期显得较为明显;相比于同掺量情况下的单掺粉煤灰体系和单掺凝灰岩体系,水泥-凝灰岩-粉煤灰三元胶凝体系的水化产物较多,越来越多的凝灰岩和水泥的水化产物包裹粉煤灰球形颗粒,并逐渐形成整体,整个浆体微观结构结合紧密.
推荐文章
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特性研究
粉煤灰
复合胶凝材料
激发剂
水化
早期强度
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程度探讨
普通硅酸盐水泥
粉煤灰
复合胶凝材料
水化程度
温度
强度
碱激发粉煤灰水泥胶凝体系的水化机理分析
粉煤灰-水泥胶凝体系
碱激发
活性
水化机理
碳酸盐粉煤灰水泥复合胶凝材料浆体的电学特性
碳酸盐
复合胶凝材料
电阻率
交流阻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水泥-凝灰岩-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硬化浆体微观结构特征
来源期刊 长江科学院院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水泥 凝灰岩 复合胶凝材料 硬化浆体 微观结构特征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水工结构与材料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5-119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528
字数 42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88/ckyyb.2016125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家正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9 258 9.0 15.0
2 李响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 98 5.0 9.0
3 石妍 长江科学院水利部水工程安全与病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4 145 6.0 10.0
4 田德智 5 4 1.0 2.0
5 李正平 1 3 1.0 1.0
6 胡贤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3)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泥
凝灰岩
复合胶凝材料
硬化浆体
微观结构特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科学院院报
月刊
1001-5485
42-1171/TV
大16开
武汉市汉口赵家条九万方
38-147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50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406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