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凌汛期气温变化及其对凌情影响规律是凌情预报和防凌调度的基础.基于近60年的气温和冰情观测数据,采用统计分析、线性倾向估计、累计距平等分析方法,研究气温变化特征及其与凌情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黄河宁蒙河段凌汛期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包头站1956—2013年增温速率约为0.6℃/10 a;气温与凌情关系密切,11月至翌年3月气温越高,则流凌和封河日期越晚,封冻期气温越低,则冰盖越厚且河道封冻越长;开河期若气温回升快,则河道槽蓄水增量集中释放,容易形成较大凌汛洪水;冬季气温自上游向下游逐渐降低的空间分布特征是导致宁蒙河段凌情灾害频发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河道淤积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凌情形势趋于复杂.
推荐文章
2018—2019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点分析
2018—2019年度
宁蒙河段
凌情
流凌
封河
近10年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征分析
封开河
封冻历时
凌峰
槽蓄水增量
宁蒙河段
2016—2017年度黄河宁蒙河段凌情特性分析
黄河
宁蒙河段
凌情特性
2016—2017年度
黄河宁蒙河段2011~2012年度凌情特性分析
凌情
2011~2012年度
宁蒙河段
黄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宁蒙河段冬季气温特点及其对凌情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防汛抗旱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河道凌情 凌情预报 黄河宁蒙河段
年,卷(期) 2018,(12) 所属期刊栏目 黄河防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52
页数 6页 分类号 P332.8|TV875
字数 687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726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吉峰 5 85 3.0 5.0
2 程艳红 1 2 1.0 1.0
3 刘珂 2 14 2.0 2.0
4 陈冬伶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65)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河道凌情
凌情预报
黄河宁蒙河段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防汛抗旱
月刊
1673-9264
11-5587/T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玉渊潭南路1号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36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3729
论文1v1指导